想要了解更多的请咨询:杨生 13288606971
1、广泛参与,或叫广域覆盖
这主要体现在生产经营主体和产品客体两方面。我们知道,影响“舌尖上的安全”的农副产品,品类是极为丰富的。在现行体制下,参与这些产品生产经营的主体也是多元化的。虽然追溯体系建设要由点及线到面逐步进行,但显然,参与追溯体系的主体和产品,如果不能在范围上有足够的覆盖,就不能满足保障“舌尖上的安全”这个最终目的的要求。
2、适用技术
人们的条件不同,需求有不同的分层和标准,满足同样需求的技术手段也有不同。要满足广泛参与的要求,技术的适用性非常重要。其实,只要能满足要求,技术、尤其操作前端的技术越适用、甚至越“傻瓜化”,越有利于广域覆盖。
3、市场买单
我国如此巨大的人口基数、复杂的农产品生产经营体系和庞大的产品市场,保障“舌尖上的安全”不可能靠政府包打天下。建设广域覆盖的追溯体系,不可能一蹴而就、一劳永逸,这就必须依靠市场机制。无论市场主体的投入,还是政府的补贴,其实最终必须经过市场认可,消费者愿意为此买单,才能使这一追溯体系滚动发展、扩大覆盖、持续生效,否则就会成为无源之水。就其经济性而言,这个市场也是分层的。
可追溯体系可以起到对食品安全“确责”与“召回”的作用,明确食品安全责任的归属,确定负责人;明确不合格产品的批次,实现食品快速、准确召回;通过“确责”与“召回”,最终实现“来源可查、全向可追、责任可究”的追溯目标。
虽然追溯体系还存在一些问题,但是,经过人们的努力,每个人的大力号召,企业的积极响应,追溯体系逐渐健全已经不是一个梦。